有严肃 有活泼 --民航重庆空管分局管制运行部团总支团建活动
孫曉雅今日應邀前往台大法學院演說,並與台大副校長丁詩同針對美台關係、資訊安全、台灣選舉等議題對談。
假設我們在某家超市根據「選項越豐富,越能提升業績」的假設,比較了「24種果醬的賣場」與「6種果醬的賣場」的業績。一如前面提到,史蒂夫賈伯斯為了不讓自己陷入選擇障礙,而每天穿一樣的衣服,重點在於「減少選項」,如果沒辦法適應突然只剩下一種選項的生活,可試著先準備三套服裝,讓選項或是物品「減至三種」就好。
剛剛透過「旅行」這件事比擬了極簡主義者的幸福,但接下來想從科學的角度進一步探討極簡主義者的幸福。這不單單是減少支出、節省時間或是降低所有物成本的問題,而是當我們從選擇的矛盾解脫,思緒也將變得更加清晰。滿足感下降(=對自己的選擇產生懷疑或後悔) 過度期待(=可比較的對象增加)。「選擇的矛盾」是指「選項越多,越容易感到不幸」的心理狀態。這個條列式內容之所以只有三種,也是基於同樣的理由。
假設你符合電影《鬥陣俱樂部》的「你所擁有的東西最終擁有了你」這句台詞所描述的情景,代表你擁有了過多的東西我還記得我的亞維儂初體驗:一名年輕的葡萄牙劇場創作者,終於來到傳說中的表演藝術重鎮。「門羅宣言」講的是「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想的卻是「美洲是美國人的美洲」,1947年《里約條約》(Rio de Janeiro Convention)使門羅主義變成了多邊主義,將防禦責任從美國轉移到所有19個簽署國。
此後歷屆政府對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的政策都是政治干涉、軍事介入和政權顛覆美國後院失序門羅總統的歷史地位雖不高,但「門羅主義」不僅成為美國外交政策的基石,更使他個人留名青史。《此疆爾界》強調,「門羅主義」承載了美國的區域秩序和世界秩序想像,它的解釋史同美國從區域霸權成長為全球霸權的政治變遷相輔相成,它的思維方式最後被運用到了全球。《此疆爾界:門羅主義與近代空間政治》作者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章永樂認為:「『門羅主義』的話語演變史,就是一部美國在國際秩序層面不斷區分敵友的歷史。
此後歷屆政府對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的政策都是政治干涉、軍事介入和政權顛覆。「門羅宣言」講的是「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想的卻是「美洲是美國人的美洲」,1947年《里約條約》(Rio de Janeiro Convention)使門羅主義變成了多邊主義,將防禦責任從美國轉移到所有19個簽署國。
『門羅主義』的力量在於它的彈性(flexibility)、不確定性(uncertainty)和適應性(adaptability),它在不同『意義域』中滑行的能力。」它的傳播力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其口號——「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America for the Americans)。儘管小布希(George W. Bush)在兩屆政府期間避免提及「門羅主義」,但其拉美政策仍保持其延續性,只不過被迫降低調門,開始以「民主和自由」為名對拉美行干涉之實,「門羅主義」也因此更具隱蔽性、迷惑性和欺騙性。文:向駿(Antonio C. Hsiang,現任智利國家政治及戰略研究學院〔ANEPE〕教授)1823年12月3日美國總統門羅(James Monroe)在對國會發表的國情咨文中稱,美國不干預現存的歐洲殖民地,也不會參與歐洲國家內部事務,但倘若歐洲國家對北美或南美的土地進行殖民、或干涉其政權都將視為侵略行為,美國將會介入
2020年民進黨運用「反滲透法」成功地將中央施政治理困境,轉移到關注國家主權、憲政民主、社會穩定議題。尤其只要涉及藍白批判民進黨政府、倡議「選擇民進黨、青年上戰場」、「選擇民進黨、兩岸無對話」,皆是受中共認知作戰及被統戰影響,破解此次大選不是「戰爭與和平」選擇,而是「民主與獨裁」選擇,批評藍白候選人及政策主張受中共影響,以此裂解台灣社會族群和諧、惡化政黨政治良性互動及分化國家認同。藉由建立「保台抗中」連線、製造「芒果乾」亡國危機感、塑造「下架吳斯懷」全民公敵意識、宣稱中共網軍及紅媒滲透, 最後以「反滲透法」完成民主防衛機制。持續操作抗中保台路線2020年總統與立法委員選舉中,民進黨選戰策略對集中50%選票的20歲至50歲年齡層操作國家認同議題,無論是主權牌、國家認同牌、兩岸關係牌,導致選戰落入「選中國」及「選美國」之選擇。
2024年二合一選舉仍然操作此途徑,持守「抗中保台」路線,抹紅國民黨、民眾黨「親中賣台」,將藍白打成中共同路人。這可謂是完整且成功選舉戰略,導致國民黨陷入此議題設定泥淖中難以脫身。
攻擊藍白,對民進黨批判係受中共認知作戰影響民進黨也會對民眾黨攻擊柯文哲市政治理,欠缺政績及政治誠信。在戰術上真正的打法,是讓藍白繼續爭執勢均力敵避免產生「棄保效應」,可能運用網軍反串藍營怒罵柯文哲,反串柯粉批侯友宜,激化藍白鬥,坐收漁翁之利。
從選戰主軸、策略擬定到議題設定、宣傳造勢,試圖邊緣化國民黨兩岸路線及話語權。由於是三方對戰,民進黨將會重拾基本盤及重啟「抗中保台」路線,揭櫫封閉性兩岸政策反制中共,但卻對台獨引發戰爭,一再宣傳「一中原則」易引發戰爭,賴清德選上兩岸關係最為和平,但這些論述,六成民意難接受這可謂是完整且成功選舉戰略,導致國民黨陷入此議題設定泥淖中難以脫身。在戰術上真正的打法,是讓藍白繼續爭執勢均力敵避免產生「棄保效應」,可能運用網軍反串藍營怒罵柯文哲,反串柯粉批侯友宜,激化藍白鬥,坐收漁翁之利。藉由建立「保台抗中」連線、製造「芒果乾」亡國危機感、塑造「下架吳斯懷」全民公敵意識、宣稱中共網軍及紅媒滲透, 最後以「反滲透法」完成民主防衛機制。持續操作抗中保台路線2020年總統與立法委員選舉中,民進黨選戰策略對集中50%選票的20歲至50歲年齡層操作國家認同議題,無論是主權牌、國家認同牌、兩岸關係牌,導致選戰落入「選中國」及「選美國」之選擇。
從選戰主軸、策略擬定到議題設定、宣傳造勢,試圖邊緣化國民黨兩岸路線及話語權。尤其只要涉及藍白批判民進黨政府、倡議「選擇民進黨、青年上戰場」、「選擇民進黨、兩岸無對話」,皆是受中共認知作戰及被統戰影響,破解此次大選不是「戰爭與和平」選擇,而是「民主與獨裁」選擇,批評藍白候選人及政策主張受中共影響,以此裂解台灣社會族群和諧、惡化政黨政治良性互動及分化國家認同。
攻擊藍白,對民進黨批判係受中共認知作戰影響民進黨也會對民眾黨攻擊柯文哲市政治理,欠缺政績及政治誠信。由於是三方對戰,民進黨將會重拾基本盤及重啟「抗中保台」路線,揭櫫封閉性兩岸政策反制中共,但卻對台獨引發戰爭,一再宣傳「一中原則」易引發戰爭,賴清德選上兩岸關係最為和平,但這些論述,六成民意難接受。
2020年民進黨運用「反滲透法」成功地將中央施政治理困境,轉移到關注國家主權、憲政民主、社會穩定議題。2024年二合一選舉仍然操作此途徑,持守「抗中保台」路線,抹紅國民黨、民眾黨「親中賣台」,將藍白打成中共同路人
換言之,以蒙格的思考角度來看,集中投資才有可能獲取高額利潤,但他也並不反對指數型投資的可行性,也不認為指數型投資會因為佔據越來越大的市場份額,那麼快就無效化。固然,只要能持續獲利的方法都可說是好方法,沒有什麼一定要如何如何才行。相對於《窮查理的普通常識》,這本《蒙格之道》有更多的蒙格對外的演說內容,聽其說話風格與內容,更能感受到其個人魅力所在。對於像蒙格這種高手而言,去魚很多的地方釣魚,能夠更快的捕獲很多的魚。
這樣的拉鋸是個很有意思的現象,等同是投信變得更強大些,不會那麼容易被外資所扳倒。除了這些之外,月光想要談談的還是對於投資的熱情。
因此,每個人可以依照自己的價值觀去調整自己的支出,到底如何花錢才是對自己最好的,每個人的答案不盡相同。蒙格也知道,隨著年紀的增長,大家並不願意跟他交換靈魂,即使那樣可以立即獲得海量的財富,但也會離死亡非常近。
而這個魚很多的地方,代表釣魚的人比較少,才有可能釣上很多的魚。月光的解讀是,這代表兩者是可以併行的,以指數型投資作為核心持股,保本。
他的說話風格趨近於有話直說,不怕得罪人。因為不懂投資,所以選擇分散以避開風險,而對於他而言,這並不是一個好的作法。因為即使被編入成分股,也不代表該個股就一飛沖天,可以一直往上漲。說蒙格是一位投資人,是不夠精準的,因為他和巴菲特都會介入公司的經營面,雖然取得經營權後會下放權力,給看重的人才去經營,但卻要面對許多公司營收和轉型的難題。
月光也十分敬佩蒙格,以超過90歲的高齡,還能持續為這個社會做出貢獻。文:深邃月光 在寫這一篇文章的過程中,蒙格(Charlie Munger)在今(2023)年11月28日去世,差一點就可以活到100歲。
如何讓公司生存下去?在競爭者中脫穎而出?這當然是難題,而且也非短時間內就能解決的,所以在對外發表談話時,有一部分就是專門來讚賞公司員工及領導階層,以及對股東的信心喊話。而參與股東會的人員,也都抱持著參加一次就少一次的心態,也會詢問有關人生哲理或是推薦書單的看法。
當股東對這家公司有信心時,自然就會放心的把資金繼續投入,而不會亂賣股票,讓公司市值大幅下跌。好的,既然知道投資需要很聰明的頭腦加上持續的努力才能獲得成功,那頭腦平凡又不能有大量時間投入的一般人,應該做出如何的決策呢?投資指數型ETF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例如0050或是006208等,投資在台灣前50大公司的ETF,而且在這樣的風氣盛行起來後,因為大家定期定額的投入,反倒是造成一股力量,不會那麼受到外資的進出而大受影響。
最新留言